17173663666 天津富威:16513221322
今天小編帶你了解一下建造蔬菜大棚有哪些誤區(qū)
近年來,各地興建蔬菜大棚的熱情高漲。但是,部分地區(qū)在建棚時,往往是照著葫蘆畫瓢,忽視了當地的自然條件,結果出現(xiàn)了很多問題,不僅縮短了蔬菜大棚的使用壽命和實用性,還降低了蔬菜的產量及品質,造成不應有的經濟損失。因此我們就當前蔬菜大棚建造中存在的誤區(qū)做一些分析,提醒各地菜農注意避免此類問題的發(fā)生。
棚內下挖過深
棚內下挖過深為當前蔬菜大棚建造中的突出問題。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。一是,菜農為了更大的經濟效益,加大投入建造“高標準”蔬菜大棚,使得棚室高度越建越高(有的甚至棚室內高度超過6米),大大增加了棚室墻體(北墻和東西兩墻)的土方量,需要在棚內大量取土堆砌墻體,下挖也就越來越深。二是,部分菜農認為,下挖越深越保溫,越有利于蔬菜生長,以至于出現(xiàn)了“地窯式”蔬菜大棚(棚內距離地表2.5米深),這些都是不合理的。三是,建棚者為了省工省時,在堆砌墻體的過程中,直接從棚內下挖取土,棚前土壤卻沒有利用,更增加了棚內與棚前地表的高度。
棚內下挖過深的害處主要有兩方面:一方面,必然會造成棚前臉處出現(xiàn)較長的遮陰帶。“地窖式”大棚正是由于冬春季棚前臉處見不到光照,無法進行蔬菜生產或蔬菜長勢極差而得名。棚內溫度(氣溫+地溫)因接受太陽光照而提升,處在遮陰帶內的蔬菜則會因溫度過低而出現(xiàn)“低溫障礙”。同時,蔬菜生長因缺乏光照而無法正常進行光合作用,導致“面黃肌瘦”,甚至“饑餓”而亡。另一方面,建棚者把棚內熟土堆砌墻體利用后,裸露地表的是一層生土,有機質含量低,土壤有益微生物匱乏,透氣性差,如果不加以改造,當季蔬菜生長必受影響。此外,蔬菜大棚下挖過深,對于一些地下水位過淺的地區(qū)更不適合,棚戶建棚下挖過深,會使種植的黃瓜等普遍出現(xiàn)漚根、死棵現(xiàn)象,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。
那么,一個適宜于反季節(jié)喜溫蔬菜生產的棚室該如何規(guī)劃建造呢?經過摸索、實驗,一般情況下,采用鋼管作骨架,棚內高立柱選用5.8米(下埋60厘米左右),后墻高度4.5米左右,棚內下挖0.5—1.2米的棚室為恰當。在建造該類棚室的過程中必須強調,墻體用土也要從棚前空地下挖取土,下挖深度視情況而定,一般要在0.5米以上。如此建棚,可使得大棚前臉處僅有不足0.6米的深度,減少了遮陰帶面積,同時又能提高棚室的保溫性能